>>28753原po是理工底阿XD
>學期就有作品讓大家知道你與其說 學期 不如說 在學期間有沒有再跑跟異國人交流吧
我自己還在大學時 (n年前了...) 就有在跑跟日本學生的交流社團了
我也知道 這邊有滿多日文系的人在跑/ 也有很多日本學中文的大學生再跑
(還有一些 純粹對 日本有興趣的台灣學生 與 對台灣有興趣的日本學生在跑)
我自己非常清楚 要找口譯來說 找這些人會比單純日文系畢 or 日本中文關聯系所的人 還來的值得信任
因為實際的互動經驗夠
與其說學期知道 不如說 知道這個人有能力解決 跨文化溝通上的問題 (與能解決到什麼程度)
就我個人 再特殊一點的經驗來說 日本人應用中文體系 跟 日本人偏傳統中文系統 的差 我也清楚
應用中文系統來說 中文很流暢 但就是一個日本人在說中文
(再有趣一點來說 還有在講中文 但還是抱持日本文化的高傲性質的日本人 也遇過)
傳統中文系統出身 來說(使用教材是春秋 很有趣) 表面的中文會有點卡
但底層是連在下這台灣人都說不出的 有中國文化穩定底的中文 非常的安定 沉穩 平靜
然後也寫了 對有這個程度語文能力的人來說 聊3句話夠認了
以前在日本的交流會上也遇過 台灣人在台灣做語文的工作 後來被日本客人 挖到日本來工作的例子
但了聊個3句 就認知到 這人是理所當然會被挖到日本來
該人對於 中文/日文的文化切換 沒有任何的問題
很少見的能保留 日本人看台灣的親切 但不失日式禮貌 與 台灣人看日本人的禮儀 但卻不流於 虛假與形式
能有這水平來說 語文領域中 大概是不會沒工作的
Why?
10個留日的留學生 大概只有2~3個人 能真的適應日本的生活
懂得人知道 這是種稀少能力 真能找到來說 基本上跟找到寶差不多
反過來 回去的留學生中 有回去前說 看透的你們這些日本人了 假的要死 的人
也有 看懂了之後 包持 知道日本人是怎麼回事就好 自己不用過那樣的生活 回去了的人
某方面來說 這算 處理文化議題上 最基本的需求水平
看得懂 用對面文化之下 對面文化在說什麼 / 而不適用自己的文化去理解 對面在說什麼
如果要簡單總結來說
文化適性 很吃當事人的人格特質 (該說 本位文化優先主義 有多強嗎?)
能捨棄自己的本位文化or融合新文化 基本上 算某種 少數newType
又 人才少 需求(多少有些? or)多 自然值錢
某方面來說 訓練成本(時間/金錢/失敗的痛/文化選擇的錯亂與掙扎) 也不會低到哪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