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987195 No.29436
老實說人生就業抉擇要考量的事超多的,但就根本點來看都離不開一個攸關自己的核心問題:你想過什麼樣的日子什麼樣的人生。
單從你舉的三個選項來看,老實說各有常識上的好險之處(好處和險處)。
科技業現下在台灣算超有展望空間的行業,能擠到飯碗的人都不怕這行在未來至少十幾年會垮,但險處在於走這路子的人一旦進了業界圈子後跟不跟得上革新速度,能吃科業飯吃得久的人大多都是一直跟得上業界的革新步調,既能當社畜也能勤學習。
不敢說科技業在台灣都必然全都是這樣子,但若志在吃大半輩子的科技飯那就少不了這模子,所以這樣的科技業人生是不是你想要過的日子?
再來公職在台灣也吃香多年,畢業是社會上俗稱的鐵飯碗嘛。和大多數民營企業或公家外聘及外委的相比,不論收入和考核都相對不太浮動,但職場上會有相對一堆無關法律的不成文規矩,做事既要講效率也要常保階級意識,上級調你去哪你通常得依令奉調,不大可能讓你大半輩子都只在你熟悉的城鎮上奉公職守。所以如果你想將你的大半人生注在以你老家經濟問題處理為優先這點上,同時也有覺悟不論合不合自己個性都能把公僕意識放在人生裡的話(沒開玩笑,台灣的公職不論哪種職務其要求大多比許多已開發國家裡的要來得既高又密也嚴格),那和科技業相比公職是個穩重之選。但也是建立在你有相當覺悟要過公僕人生,怎麼說公僕飯碗考之不易得之當惜,若只憑想要有穩定收入來解決想處理的經濟問題,這樣子覺悟恐怕還不夠。
最後是種田。有考慮繼承家業這點是好,但千萬別只看到長輩的功成名就而天真地認為跟著勤學幾年也能成為其助力。繼承家業不是以當助手為最終目標,而是要能確實從長輩手中承接家業、除扛下長輩一路建來的成就並克服他人可能會加諸於你身上的期許更成功之光環外,也要能與時俱進跟上業界變化。助手只是證明自己已有注入大半輩子以繼承家業為志的過檻覺悟,只能算是基礎證明。因為繼承家業所承的不只是自己親屬長輩的事業本身,也包括繼承其家事,是要當起扛下在外當領頭在內當家主的大黑柱,很多事既要對舊規有遵循也要有革新,可說很難純粹作自己。
(順便說明有些人只承接父母事業但未扛下父母所在的老家事務,這種的我認為稱不上繼承家業,頂多只適稱接手父母的事業)
最後說我的選擇。老實講我哪個都沒選而是到外國工作去了。我也是出身在有個能幹的父母和有不錯事業的家庭,我也曾在快大學畢業時有過是否要走科技路子或公職路子的煩惱(不同的是我一丁點都沒考慮繼承家業),但不論哪條路都不合我的個性跟我想過的人生,所以就跑到國外先過打工渡假然後在當地攻讀一點學歷並在當地就業。一路走來我肯定地說沒比公職路平穩也沒比科技路有展望,不如說從打工到留學到就業這過程裡錯路有走了幾趟還繞了些彎道,但我沒對在外國謀發展的選擇後悔(頂多後悔有些錯路原本可以免走),因為我想以我的個性來當作我選擇出路的參考標準之一,不想過於深入考慮現實大環境所帶來的趨勢而下修自己的勉強容忍限度,所以我建議你不管你那三條路怎麼選都不要基於一個淡化自己想過的日子和人生的意識去決定。
路怎麼選在未來沒人能擔保正確無誤,再怎麼確實地整理出來還是要懷著不小的覺悟去扛下路子上的好險之處(好處和險處),也正因如此不該在考慮時淡化了自身的人生感受。
21445324 No.29450
你喜歡科技業嗎?
如果你只是想賺比較多錢
去問你爸賺多少
我是覺得你去考1.2.最後賺的都比不上你爸
給你個基準 中上等級的科技業收國立碩算高一點月薪五萬保14也才70萬
但如果你想跟你爸
以你形容你爸的人和你這樣優柔寡斷
勸你先進業界打滾幾年再回去找你爸
不然你會被他嫌死還不知道他想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