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f71f141 No.29762
或許你進入的臺灣餐廳是臺灣年輕人到祖國賺一桶金後回來臺灣所開設的
那麼充斥著祖國的文化美感 也是無法避免的事吧?
喜愛某種文化 就該將心力放在如何推廣自己熱愛的文化
若是將心力用在排斥某種文化 個人是認為往往會得到反效果 使整個文化風氣更加傾向自己不願見到的景象
當年日本因為祖國被西方文化入侵成為了魔境 而產生了危機意識 有了尊王攘夷的意識型態
可是在他們推翻了軟弱的保守幕府 卻反過來全面西化 只記得尊王 但卻自欺欺人地成為了夷的形狀
但也因此矛盾的文化演進 才有了我們熟知的日本現代文化 acg文化也從這樣的自我矛盾、自我驕傲、自我否定的戰後荒地之中 一步一步地萌芽出來
何為臺灣文化 對目前這個時代而言 這是頗具爭議的議題
個人是認為臺灣文化還在萌芽階段 雖然有了雛型 但還不夠具有區別性
再改版個幾次 應該就會具有更有代表性的標誌出來 雖然我不確定那是否是你能接受的…
最近代表臺灣演藝文化的王心凌不是在祖國再次火紅起來 不知這事對你而言是代表絕望的事件 還是代表希望的事件呢?
cb260865 No.29764
我也是不喜歡簡體中文字,雖然多少知道台灣有些人會為了自己的標新立異或彰顯與眾不同而刻意使用簡體中文字或中國的慣用詞語。
只是在仔細分析自己會對簡體中文及中國慣用詞語反感,並不是純粹討厭它們而是討厭衍生出它們卻又會對內對外干涉異己的中國至上意識群體。幾十年來他們將它們帶到包括台灣在內的其他民主國家時也會將他們的強硬意識型態擴張在當地並對當地的差異和融合缺乏尊重和認可,這種情感累積透過他們慣用的字和詞語體現於多方面,久了便令人在情在理都很難將語文和他們徹底區分看待。所以即便理智上我明白這是可以區分看待的事,所以在外面我不會因為看到有人用簡體中文或使用中國慣用詞語就直接發火開嗆,也不會無聊到去做出糾正他們這種沒意思的事,當然也能用客觀態度去看待簡體中文字及中國慣用詞語,但在情感上私底下就是無法接納,心中就是難掩那幾十年下來所累積的厭惡,不管是他們還是它們。
若想令人改觀不再如此反感,我認為問題是取決於慣用這些字體和詞語的人懂得入境隨俗,而不是慣於一再要求當地人們對自己習性文化上的包容和接納。
至於包括正體華文在內的台灣文化,其實就如樓上說的要能有區別性還有好一段路要走。說真的去各個細數區分性的話是早已經有了一些,但若看整體的話只能說還在努力中,畢竟設法想以中國來泛蓋台灣的各種文化的中國崇拜者們仍不少,光他們在台灣裡面各種鬧各種明來暗去地中國唱和就足以拖慢台灣在文化區分上的實質進程了。如果不想被那些傢伙們拖得讓台灣文化的區分進程倒退嚕,重視並力求發展這一點的人活著頑抗這點便很重要。
文化變遷和區分都是很磨時間和人生的。包括文字在內,因為看到愈來愈多來自於一個具明確長年敵對行為之印象和意識的國家及其人民所帶出來的文化單方面對自己在地的原有这化作出漸進式主導性改變、而且還在名義上搞泛蓋意識要消除區分性的時候,幾十年下來任誰都不可能對這種外來文化有好印象好觀感,哪怕對方來的人已有變也不可能讓當地人立即拿掉負面觀感並配合改觀。
所以台灣人再怎麼民主或包容外來文化所帶來的差異,會討厭簡體中文字和中國慣用詞語是一件在地性的人之常情之事,即便沒像我和原PO那般討厭也會有較深的提防意識,畢竟一種文化是人帶來的,帶來的人用什麼樣的方式和習慣帶到不一樣的環境裡並對那裡造成了什麼樣的長年觀感,這是騙不來扭曲不來的。
最後跟原PO也說一下,因看到那些不喜歡的文化滲透並改變了自己原本習慣的或喜歡的而心寒到想自我了結,我也是能理解,因為我也曾為此憂鬱了一段時日,只差沒想過要去死,但是我想了想最後是選擇活著頑抗那討厭的文化、並讓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忙可助台灣文化區分於中國這一方向。這過程其實有些煎熬而且有可能等到自己老了去世後也只能看到進程的一部份而看不到期望的告一段落之結果,可是只要能傳承這點給自己以外的人、給晚輩甚至下一代的人,我覺得這樣至少能替代自己生於這充滿磨合的時代所背負的人生遺憾,也能盡力讓自己免於將死之時心中感觸只有那些令人反感的文化的如意擴張。
5668c08b No.29765
>>29761如果不是那種需要找廠商輸出的大招牌
有時候是手機選字或者手寫輸入跑掉 按歪
不太在意的人就不會特別去改
往好處想 這比應為因該淺水發文平道難到錯字聯盟好多了
雖然猛一看真的有點怪
4536440b No.29769
>>29761非常感同身受
code就該是little-endian反過來簡直豈有此理
d2419118 No.29874
你討厭沒關係,真的
世界還是會繼續那樣運作